中正咨询说管理(二)——管理原则和应用


来源: 中正政事

管理原则是在各种管理环境下,组织内部人员应遵循的价值观、信仰和指导思想,也是管理者应对管理挑战的基本理念。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由古典管理学创始人法约尔1916年提出,他通过构建十四条组织管理原则模型,为全世界各类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了标准化的基础管理逻辑,百余年来极大的促进了工业文明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。

a6cd858462b6ce3a5ce885bd91e4215f.jpg

法约尔的十四条组织管理原则是:

1.分工原则:通过分工实现专业化,可以提高劳动效率;

2.权力与责任匹配原则:权力因责任而生,责任是权力的结果,二者的匹配才是健康组织的权力闭环;

3.纪律原则:没有纪律的组织会一盘散沙、一事无成,健全制度,人人遵守,才能造就有效管理;

4.统一指挥原则:每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直接上级的指令,多头指挥执行者会无所适从;

5.统一领导原则:完成同一目标任务,应在同一个管理者或同一个计划的指导下进行;

6.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:组织内任何个人或群体的利益均应服从组织整体利益;

7.人员报酬原则:对下属的劳动付出应支付对应合理的酬劳;

8.集权与分权原则:分权还是集权,应根据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来确定;

9.等级链原则:从组织的最高层到最底层之间的职权,代表一个管理等级链,信息应当按等级链传递,当等级链导致信息传递延迟时,允许横向交流;

10.秩序原则:组织内的资源和人才,应合理配置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或最有利于其能力发挥的岗位上,才能发挥最大价值;

11.公平原则:在管理过程中,管理者应当善意、公正地对待下属;

12.人员稳定原则:稳定的员工队伍才有稳定的能力输出,管理者应掌握人员稳定和内外流动的合适尺度;

13.首创精神:鼓励和允许下属充分构想并实施其计划,激励下属的创新热情;

14.团结精神:鼓励团队成员互相协作、互相帮助,成员优势互补,发挥组织协同能力,提升组织运转效率。

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,是泰勒把管理学从社会学分离出来后,第一次将组织管理结构化、系统化,为后来管理学裂变、组织分化、工业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,开创了管理学的滥觞。

管理原则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,管理学理论还派生了以分工为基础、以权责、公平为前提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;以纪律为要求、以等级链、秩序为前提,统一指挥、统一领导的组织管理规则;以标准化为基础,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原则的目标管理协同机制等等。这些原则的确立,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,促进了大机器、大工业、高效率生产组织管理制度的诞生,也派生了各类组织的管理流程,为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、科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    

管理原则是对人的管理行为大致设定的不能逾越边界。在管理原则之下,管理者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,这就是管理的“尺度”。管理原则是实施各项管理活动的理论基础,各类社会组织根据管理原则和自身发展特点,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规则——这就是制度。制度作为组织运行的管理尺度和标准,要明确组织运作中的操作流程和节点要求,指导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,在同一组织管理原则框架内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。没有管理制度的组织是没“秩序”的组织,没有管理原则的组织是没有“灵魂”的组织,制定了规则却又不遵守的组织是没有“生命力”的组织。管理原则是制定管理制度的基础,管理制度有了管理原则的加持,就像鸟儿有了翅膀一样,才能飞得更高更远。

相对于管理原则而言,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明确具体的。管理制度和流程越明确越具体,使用者的自由裁量权就越小。管理制度和流程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限制和削弱自由裁量权,为管理行为提供明确的标准,有了统一的标准,组织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。当然制度和流程也可以在管理原则框架内,根据组织成员的素养和组织目标执行情况,适时优化和调整,以达到人员、效率的最优组合。

有些管理者对下属职业绩效不满意,其“病因”可能是下属不明白组织的管理原则要求,也许是选择的管理原则不适合组织发展需要,也许是制订的管理制度不适用组织成员高效率完成绩效目标,这就需要管理者选择管理原则要谨慎、要沟通、要反复宣传和贯彻给组织的每个成员。

所有组织都是不确定环境里的矛盾综合体,所有的组织都是不完美的。任何组织内都会存在冲突、协调难题、信息不对称、人际关系摩擦、缺少明确性、缺少交流等问题及和各种难题。通常我们不是在“好”的组织和“坏”的组织之间作选择,而是在“坏”的组织和“不太坏”的组织之间作抉择。在管理活动也中没有明确的“是”与“非”的二元结构,所以管理原则的坚守和尺度把握,在管理活动中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管理学做为一门管理人、事和效率的科学,诞生至今刚过百年,还有很多值得探讨、研究和完善的东西,但坚持和完善管理原则,无疑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再上新台阶的基础阶梯。

撰稿:王树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