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

       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,县域兴则经济兴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“顶天立地”,对上要对接中央、省市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,对下要立足当地实际,促进乡镇、村社经济发展。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、贸工农一体化、城乡一体化阶段,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。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战略。

      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,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,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
课题研究主要内容:

     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有机结合

县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。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乡村振兴,摆脱贫困是前提。因此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同步思考、同步规划、同步部署。乡村振兴的目标是要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,这其实就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。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,产业发展是关键,产业发展应做到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、宜休闲旅游则休闲旅游、宜康养则康养,不能千篇一律,同时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城乡融合。

     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外生助力和内生动力有机统一

      政府投资、政策、出口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助力,民间投资、居民消费、技术、观念意识等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。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是靠政府投资拉动、政策推动,具有很强的外生性,造成了粗放式增长、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。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,县域经济发展既需要外生助力,更需要私人投资、需求拉动的内生动力。

     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

      县域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,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注重系统的协同,这种协同既包括系统内部的协同,也包括系统外部的协同。内部协同是指县域内部各机构在政策、措施之间要协同,避免出现“九龙治水”的现象。需要系统梳理县域内有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,与扶贫政策、乡村振兴政策、民族政策、城镇化政策等相关政策是否存在矛盾;是否实现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同等。外部协同是上下级之间、县域与县域之间、县域与域外、国外之间的协同。县域经济发展要内外兼顾,既着眼于本区域内,还要放眼于区域外,实现资源共享、市场互通、优势互补、联动发展,化县域优势为区域优势,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。